義民廟

埔心鄉的忠義廟裡,懸著乾隆皇帝親頒的「褒忠」匾額,主要是紀念林爽文事件中的犧牲者,歷來閩客械鬥成仁的靈魂也化身為「忠義公」有了歸宿。

客家人在台灣移民中是弱勢,所以必須更團結才能在官府與福佬移民的夾縫中求得生存,因此,特別注重這些保鄉衛土的義民,於是義民信仰變成了客家社會獨特的表徵。客家人常以對抗「亂民」,忠君愛國的「義民」自豪;而福佬人則喜歡以民族大義批評「義民」為反革命的「不義之民」。台灣社會至今仍四處可見封建餘孽的陰霾。其實,無論是「義民」或是「亂民」都是權威專制統治下可憐的魂魄罷了。他們單單只是在困頓苦悶中求生存卻為統治者背負了這般沈重的十字架。

歷史終究是歷史,但械鬥血淋淋的教訓,我們不能忘記。當我們再度來到忠義廟的時候,請記得為這些保衛鄉土的忠靈禱告,並虔誠地在心裡為故鄉的未來,發一個努力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