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任校長

 

 

 

 

 

 

 

 

現任校長-黃森明 校長 民國108年~

一、堅持教育愛: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找出「亮點」,把每一位學生帶上來。

二、營造溫馨優質的學習環境:建立師生信任關係,形塑相互關懷的友善氛圍。

三、激勵學生向學、提供適性揚才舞台:激發學生的多元潛能,增進成功經驗。

四、重視教師專業及心理需求、提升教學品質:推展專業成長社群,提高教師尊榮感。

五、圓融服務的領導,提高行政效能、充分支援教學:注重創新、溝通與服務,提升師生幸福感。

六、建立良好的教育夥伴關係:結合家長、校友、社區,資源共享,策略聯盟,共同協助學生身心健康、適性發展。

七、適應未來趨勢、充實人文素養軟實力:強化人際溝通與合作能力、思辯能力,培育美感素養及人文關懷。

 

王甘草校長-民國100~108

勇於嘗試、樂在終身學習

服務別人,成長自己

誠懇圓融、隨緣自在

陳文成校長-民國98~100

勇往直前吧!

困難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李惠隆校長-民國94~98

 

現在所得的,是過去所造的

 

未來所得的,是現在所做的

劉釗鑾校長-民國90~94

埔中絃歌揚,諄諄良師風蔚興邦國

心懷志氣高,莘莘學子情允執厥中

陳清發校長-民國85~ 90

即將邁向二十一世紀,為培養更具有競爭力及現代國民素養的人力資源,教育政策不斷修正、調整,變動劇烈。同時也因政治環境的改變,本土意識的興起,教材也順勢加入了鄉土教育的部分。近來則還有九年一貫的重大課程改變,凡此種種,使得教師們也必須不斷充實自己以順應教育潮流。在這個充滿競爭性的時代,學校也必須面對來自附近地區學校的競爭壓力,以及教育環境的變化。為提高我們的實力,於是老舊的校園重新做規畫,並以「一班一社團」做為學校特色,同時持續發展手球、羽球、籃球等球類運動,培養學生更多才藝。凡此均展現了學校強大的企圖心,從而也使我們能在強鄰環伺中,獲得立足之地。埔中的未來,讓我們共同懷著理想去營造、努力,只要肯付出,就能打造一個令我們驕傲的埔中新世紀。

柳風儒校長-民國76~85

解嚴後的台灣社會更形多元化,校園風氣逐漸活潑開放,同時也因應科技及資訊社會的來臨而加強視聽及電腦設備。而在一股求新求變的時代浪潮下,教育改革的呼聲四起,課程、教材陸續調整以減輕學生負擔,老師所面臨的工作挑戰與角色扮演均較前為重。

張子正校長-民國63~76

民國六0到七0年代的台灣在政治、社會、經濟等各方面都在轉型當中,加上76年台灣地區解除戒嚴,因此教育方針也不斷在調整以因應時代所需,同時在升學主義不斷高漲下,國中教育問題也不斷浮現。在那重視課業成績的氣氛下,張子正校長堅持五育要均衡發展,不能有所偏廢,又特重童軍教育,不定期舉辦童軍露營活動,同時也辦活動聯絡教師間的感情,營造和諧的校園氣氛。

陳永英校長-民國61~63

陳校長雖在埔中只有三年,但其親切和善及重視學生學業的風格,頗讓當時的師生印象深刻。

黃大山校長-民國5161

在埔心尚未有初中的時代,國校畢業有志升學的小孩必須到員林、彰化等地去考初中,非常不便。於是地方人士極力爭取,適逢此時教育廳也推行「省辦高中縣市辦初中」政策,於是埔心初中應時而生,不但留住埔心的學子,還有來自員林、社頭、永靖一帶的學生。而台灣此時尚處於反共抗俄的年代,因此教育方向,便是加強民族精神,生產訓練及勞動服務與文武合一教育,所以黃校長很重視體育,埔中越野賽的傳統便是黃校長時代奠定的。而學校在黃校長及所有老師的嚴格督促下,升學成績斐然。民國57年在蔣中正總統的指示下,施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於是埔心初中改名為埔心國中,學生人數也跟著增多,學校規模擴大,陸續增建教室及辦公室。